27年,高墙下的平安守护者
——记全国平安之星、省监狱管理局狱政处处长熊璞
法制周报·新湖南记者 罗霞 通讯员 邓巍 张晋
莺飞草长的三月,乍暖还寒。
3月8日一大早,省监狱管理局狱政处处长熊璞又出发了。这次,他前往郴州监狱、湘南监狱部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会。
出差,对于熊璞来说是家常便饭,最多时一年出差达216天。
在同事眼中,他是幽默风趣又“杀气腾腾”的狱政百科全书;在女儿眼中,他是有“执念”的爸爸,一有艰难任务就会冲锋在前。
狱政是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,不能出一点差错。近年来,我省监狱面临押犯数量结构发生重大变化,监内各种风险暗流涌动等困难,维护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。
历经基层和机关多岗位历练27年的熊璞,敢于面对复杂局面,指导监狱处理各类疑难问题。为全省监狱连续8年实现无罪犯脱逃、无狱内重特大案件、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、无重大疫情的“四无”目标贡献了力量。
守住社会安全闸门
吃得苦,霸得蛮,耐得烦……出生于1974年的熊璞,有着典型的湖南人性格。
谈到被评为中央政法委2021年首月“平安之星”,熊璞表示既感动又惶恐。“全系统都在为我投票,但我并不够典型,基层监狱警察更辛苦,更伟大。”
一个人犯罪到服刑,需要经历公安抓、检察诉,法院判的过程,之后才会投监。“少则几年,多则几十年。要在监狱经过教育改造,成为一个合法公民,这个过程很漫长,也很艰难。”
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与罪犯生活环境一样,待在同一个空间,呼吸一样的空气,同样无法与外界取得任何联系。
然而,因部分社会公众对监狱的不正确理解,导致监狱警察默默地承受许多委屈。
“由于工作性质关系,监狱平常鲜有人关注,只有在发生某些涉及监狱或者罪犯的负面舆情时,人家才会说你监狱没有把罪犯改造好。其实他们看到的是没有改好的,更多重新成为守法公民的却没被看到。”熊璞表示,根据监狱统计,真正重新犯罪的刑释人员比例非常少。
他将监狱比喻成社会安全的一个蓄水池,这道闸门守住了,社会也就更安全。也正是因为这道封闭的闸门让社会公众产生遐想,“监狱警察的苦无法展示出来,因为他在高墙内”。
熊璞始终记得一个夏天去某监狱检查,正巧遇上一个犯人突发疾病。此时,两个监狱警察将犯人背在背上,拼命向监狱大门口奔跑,以便能为120急救车节省更多时间。
警服全部湿了,扣子开了,帽子歪了,哪有形象可言,“什么形象也比不上背上扛着的生命啊”。说到此处,熊璞不免泪湿眼眶。
“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有的监狱只是囚禁罪犯,而中国的监狱管理是社会主义特色监狱管理,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需要改造罪犯的,要把他们改造成社会合法公民。”熊璞说,这是共产党人“以人民为中心”最本质的内容,是历史使命。
狱政管理的百科全书
从监狱基层管教干警,到中队,再到机关科室,27年来熊璞踏实地走好每一步,对基层情况无比熟悉。
“有难事,问熊璞。”每当遇到业务上的难题,基层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他,而他也总能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。
“凡是各监狱问到监狱局各业务处室的问题,肯定都是棘手的问题。稍微复杂的问题他们自己便处理好了,所以我们更要慎重对待。”熊璞是这么做的,也如此交待处室其他人。
在现实困难面前,他敢于面对复杂局面,指导监狱处理各类疑难问题。多次参与罪犯大型集中调遣和转押工作,始终能做到准备充分、指挥有序,绝对安全。
面对重大涉黑案、网络涉恶专案重要罪犯管控等重大事项时,他稳妥做好每一个专题方案,仔细谋划每一个管理细节。他善于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,每年为各单位出谋划策提供工作建议200余条。
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,熊璞24小时待命,坚守在抗疫一线,起草出台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突等多份文件。指导全省监狱处理特殊时期罪犯收押、外诊、会见、释放、安置等难题,全面摸排掌握2300余名刑满释放人员去向,临时安置700余名户籍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刑满释放人员,为湖南监狱疫情防控取得“零输入、零感染、零输出”的好成绩作出了贡献。
岂因祸福避趋之
这些年来,熊璞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各基层监狱,或检查,或调研,或处理急难险重事件,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。
在女儿小熊眼中,熊璞总是出差,这让她和妈妈非常牵挂。
小熊还记得小时候,爸爸半夜接到命令要去追捕逃犯。临走前,熊璞亲吻她的额头。
“爸爸你害怕吗?”从睡梦中醒来的小熊迷迷糊糊地问道。“害怕。”熊璞回答。
“那你不去了好不好?我也怕!”小熊立即拉着他的袖子,熊璞轻轻放开女儿的手,庄重地说:“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
小熊说,那时她还小,并不懂得爸爸的意思,只知道自己的挽留没有起作用。那之后的好多天,小熊都被梦魇包围。后来才知道,那次任务,熊璞乘坐的警车在积雪的山路上打滑险坠悬崖,车门离几十米高的悬崖仅30公分。
熊璞负过伤,在压力巨大的时候发过眩晕症,也曾追逃归来时像个野人般胡子拉碴、蓬头垢面。那年夏天,接连数日的特大暴雨给岳阳洞庭湖大堤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,熊璞受命前往转移犯人。“不就几个吃牢饭的吗?还让你们干警冒着危险去救!”小熊的着急担忧脱口而出。
“犯人也是人,就算是死刑犯,不到执行时,我们都要保住他们的命。”熊璞将每一个字都咬得很重。渐渐地,小熊逐渐明白了“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含义,“那是爸爸的执念”。
“谁都不是影片中的英雄,无所不能,永远不死。直面危险时谁都会怕,但我不会退,也不能退。”熊璞告诉《法制周报》记者,穿上这身警服,就要永远牢记党的恩情、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,做一个忠诚担当的合格党员和监狱人警察察。
■记者手记
监狱警察的家国情怀
熊璞只是湖南一万余名监狱警察中的一员,他的工作也只是这个群体的缩影。高墙之内,他们用智慧拯救迷失的灵魂,筑起一座座新生的桥梁。
他们头顶警徽,肩扛道义;有刀光剑影,亦有赤胆柔情。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坚守,用青春热血践行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,描绘着监狱警察心中最真实的家国情怀。
责编:廖悠悠
来源:法制周报